如何正確使用脫硫行業pH計電極
正確使用脫硫行業pH計電極需從安裝、校準、維護三方面入手,結合工藝特性避免漿液污染、腐蝕等問題,具體操作如下:
一、安裝要點
1. 位置選擇
- 避開高流速區域(如泵出口),防止電極沖擊磨損,建議安裝在管道彎頭下游或漿液池緩流區。
- 確保電極浸沒深度≥10cm,避免氣泡附著(可加裝導流罩或傾斜45°安裝)。
2. 防護措施
- 高溫工況:使用水冷套管或流通池,將電極表面溫度控制在耐溫范圍內(如<100℃)。
- 高磨損漿液(如含石膏顆粒):加裝碳化鎢護套或鈦合金保護罩,定期檢查磨損情況。
- 防堵塞設計:選擇大液接界或可更換鹽橋的參比電極,避免漿液進入液接界。
二、校準規范
1. 校準周期
- 常規工況:每周校準1次(如石灰石-石膏法)。
- 高污染工況(如氨法、海水脫硫):每3天校準1次,防止電極膜污染導致響應遲緩。
2. 校準步驟
1. 預處理電極:
- 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表面漿液,若污染嚴重,可用0.1mol/L鹽酸浸泡5分鐘(避免用毛刷刮擦玻璃膜)。
- 氨法脫硫電極需用中性洗滌劑去除蛋白類污染(如肥皂水)。
2. 兩點校準:
- 用pH=4.01(酸性)和pH=9.18(堿性)緩沖液校準,覆蓋脫硫漿液常見pH范圍(4~12)。
- 高溫校準需使用溫度匹配的緩沖液(如用60℃緩沖液校準80℃工況電極)。
3. 斜率驗證:
- 標準斜率應接近59mV/pH(25℃),若<55mV或>61mV,需更換電極或檢查液接界是否堵塞。
三、日常維護
1. 電極清洗
- 自動清洗:連接壓縮空氣或高壓水自動清洗裝置,每天至少沖洗1次(每次30秒),防止石膏、鹽分結垢。
- 手動清洗:拆下電極用軟布蘸取稀鹽酸(10%濃度)擦拭玻璃膜,避免使用含氟溶劑(如氫氟酸)。
2. 參比液檢查
- 每周觀察參比液液位,低于電極腔體2/3時需補充(使用與電極匹配的KCl或KNO?溶液)。
- 若參比液變渾濁或顏色異常(如AgCl電極液變黃),需立即更換并清洗參比腔。
3. 磨損與老化監測
- 定期檢查玻璃膜是否有裂痕、劃痕,若出現測量值跳變或漂移,可能是膜層破損,需及時更換。
- 記錄電極使用時長,普通玻璃電極壽命約6~12個月,高溫/高腐蝕工況需縮短至3~6個月。
四、特殊工況操作建議
表格
工藝類型 操作重點 禁忌事項
石灰石-石膏法 每次校準前用石膏溶解液(pH≈5.5)浸泡清洗 用強堿性溶液清洗(如NaOH)
氨法脫硫 避免電極長時間接觸高濃度氨水(pH>11) 使用含銀參比電極(氨會腐蝕AgCl)
海水脫硫 每天用淡水沖洗電極,防止氯離子結晶 忽略液接界堵塞導致的電位漂移
五、停用與保存
- 短期停用(<7天):浸泡在pH=4.01緩沖液或3mol/L KCl溶液中,避免干燥。
- 長期停用(>30天):用去離子水洗凈后晾干,玻璃膜套保護帽(內放濕潤棉球),參比液腔保持干燥。
總結
- 核心原則:防污染、控溫度、勤校準,根據漿液特性選擇針對性維護方案。
- 異常處理:若測量值波動大或響應慢,優先檢查液接界是否堵塞、溫度補償是否啟用,再排查電極老化問題。
- 通過規范操作可延長電極壽命30%以上,同時提升脫硫系統pH控制精度(誤差≤±0.1pH)
更多關于脫硫行業pH計的知識請聯系合肥卓爾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。